
清酒陷困出口貿易求生存
2021-05-04
留萌管內增毛町的國稀酒造在4月13日,使用北海道生產的酒米「山田錦」試驗釀造了純米吟釀酒,香甜的新酒香味覆蓋了整個製酒廠。老闆林真二(71歲)試喝完新酒後臉上露出笑容說道「唯有進出世界,才能戰勝新冠肺炎。這酒出現得恰到時機」。
■北海道產「山田錦」
山田錦原產地為兵庫縣。其顆粒大以及會造成雜味因素的蛋白質少,被認為是最適合拿來釀酒並且為日本國內品質最高的酒米。因耐寒性低,被認為適合種植的地方最北只到新瀉縣。主食用米的需求降低,因此芦別市的種稻農戶加藤穰(56歲)考慮改種加工用米,提議說「盡然要種,就要挑戰酒米的最高峰」。他在2016年開始試驗栽培山田錦,2020年收割了1.4公噸,直到這次終於進入到釀造階段。
國稀酒造為了增加對美國的出口,預定取得虔誠猶太教徒的食品認證「kosher」。該製酒廠使用北海道生產的山田錦為原料來強化品牌形象的同時,此舉也是想讓出口隨之乘風而上。
北海道銀行的農業綜合企業推進室(札幌)和加藤等人組成的專案小組,計劃若今年也能順利
收成的話,將委託北海道5所製酒廠進行釀造。顧問木村秀雄表示「如果山田錦能和吟風、彗星等北海道生產的酒米一起成為帶給清酒業界活力的存在的話,我將會非常高興」。
■出貨量減3成
北海道的清酒公司受到在去年春天開始流行的新冠肺炎的影響,至今仍處於窘況。北海道酒造協會表示,去年4月到今年3月的出貨量比起前年減少27.3%為324萬7千公升。該協會幹部意氣消沈的說「因新冠肺炎影響造成外食需求降低,另外打擊最大的是少了日本國內外的觀光客對於伴手禮的需求」。
清酒業者嘗試轉換銷路擴展到海外市場。雖然還是得看新冠肺炎的終結情況,但看在過去5年的出口量(包含北海道免稅店的銷售量)為10萬~20多萬公升,停留在整體出貨量的5%左右,因此可期待相當大的成長幅度。
小林酒造(空知管內栗山町)在去年夏天,首次將北海道生產的酒打入法國競賽的前5名,在這個機緣下開始嘗試挑戰向歐洲擴大出口。另外,自古以來就擁有美國等國家銷路的男山清酒製酒公司(旭川),也在4月上旬發售受到外國人喜愛的濁酒。
■降低物流成本
廣告業的NITORI PUBLIC(札幌)在背後支援著清酒公司的商業活動。每個月會從中國上海等地開運2次定期的貨櫃船運來日常生活用品,至今幾乎都是以空貨櫃運回,而今後該公司將會在折回班輪的空貨櫃裝上日本清酒,目標是想以低成本來達成定期出口。
去年12月進行第1批1千瓶的出口。今年7月在海外當地大廠牌的超市進行販賣,也跟當地日式餐飲店的老闆們進行線上商談。NITORI利用自家公司所擁有的各個方面的管道意圖擴展穩定的交易銷路。該公司的老闆荒井功(65歲)談到「要確立銷路並不容易,如果能為北海道的製酒廠盡一分力的話我將倍感榮幸」。另外除了清酒的銷路之外也在模索是否能將對象擴展到北海道生產的葡萄酒及當地啤酒等。
「扳回新冠肺炎所造成的業績低迷」。由於人口減少以及年輕人對日本酒的疏離造成需求每況愈下,製酒業者將銷路目標轉向國外變成必然的趨勢。田中酒造(小樽)的老闆也是北海道酒造協會的會長田中一良(63歲)說道「一邊琢磨酒的風味,一邊嘗試製作吸引外國人目光的標籤來扭轉頹勢,延續北海道製酒廠的未來」。
(第1部完結)
(提供:北海道新聞社)